這篇是我之前應徵工作的心得,以及我未來還會採用的應徵技巧,還有一些工作上的心得。

我的經驗並不適用所有狀況,看的時請考量自己與所在產業、企業的狀況,不要照單全收。

我在得到第一份正職工作後不久寫了 新鮮人找工作的注意事項 & 自己的面試經驗,這篇算是續集,希望對 Rails 工程師新鮮人有所幫助。

關於履歷、面試

這部份基本上是通用的,不限定 Rails 或軟體工程師。

不要寫太多與工作無關的家庭背景

台灣人很喜歡寫「我從小生長在溫馨的家庭…,有三個兄弟姊妹…」之類的自傳開頭,這麼寫通常都沒有好處,反而讓人覺得「除了這些對工作無關痛癢的事情外,你沒什麼好說的嗎?」。是的,家庭很重要,但是在商言商,企業給薪資與福利,想買的是你的勞動,又不是你家人。除非交代家庭背景能透漏你在工作上帶來的好處,例如從小在家裡開的店幫忙,或有很多政商人脈之類的。

就我所知日本跟美國求職都沒有這種習慣,雖然這裡是台灣,但我覺得沒有必要繼續這種慣例。例如我應徵第二份工作、也就是我目前任職的 T客邦 時,就根本不附上自傳。但不少公司還是會要求(T客邦也是),因此仍要先準備。

但真的要寫自傳時,我也會把自我介紹放在最後一段。因為大家都有的是工作可忙,而且也很可能讀幾分鐘就失去注意力,因此應該把重要的排在上面,例如工作經驗、重大成果等。但面談時的自我介紹則應該從名字開始,畢竟有些面試官可能沒有認真看履歷表,要是搞半天還不知道你叫什麼名字就好笑了。

履歷自傳這部份很推薦閱讀以下文章:

2014-11-12 補言:附檔履歷請不要只放一個 .doc 或 .docx,最至少也要轉出一份 .pdf,因為對方公司的主要作業系統可能是 Linux 或 Mac,如果對方開你的履歷表還要找適合的軟體或閱讀破版的文件,就算沒有立刻刷掉也會在心裡扣分。

不要說「我什麼都不會,但我肯學習」

這樣的話是不是應該繳學費才對呀?

以前有聽過用「我什麼都不會,但我肯學習」來取得機會、並有不錯結果的軼事。但我覺得不能期待用這招,除了大環境、競爭激烈等現況,更重要的是:

如果你真有心學習,怎麼可能什麼都不會?為什麼不先自學?

Rails 工程師的話,可以先透過 Code School, Rails 實戰聖經, Rails Guides, Rails 101, TeaLeaf Academy 等資源在下班時間自學。就算真的不想花錢,上述列表中也有幾個是免費的。

想要什麼工作就靠自己的雙手去爭取 一文也有提到該作者是如何從設計轉職成企劃的歷程,簡單來說 ── 沒人教你,但你可以自己想辦法學。

之前在某本書裡也看到一個現象,那位作者常在演講時問聽眾「想學好英文的人請舉手」,接著問「今天回家有打算讀英文的?」、「昨天有讀過英文的?」等,就會發現大多人的「很想」都只是想想而已。

如果你已經自學到一定程度,就可以說「我的程度目前到…如此這般,而且我肯學習」,馬上打趴一堆「我什麼都不會,但我肯學習」的人。

關於應徵 Rails 的工作

公司通常要有經驗的 Rails developer

問題是,經驗只能透過實作取得,結果就變成「沒有經驗就得不到工作,沒有工作就得不到經驗」。

有些公司吝於栽培新人等問題在此不討論,但想突破現狀,自己提昇功力就行了。

雖然我剛好還騎驢找馬(前一家公司 雲端線上 當時願意接收 Rails 半生不熟的新手)。但這幾年線上課程與教學越來越多,如果經濟狀況、時間允許的話,可以上課並做一些自發專案。 動手實作得到的經驗會比光是聽課來得深刻

附帶一提,T客邦一直都有出錢買線上課程給員工學,還蠻不錯的。但依照每個時期的狀況(忙碌度、現職員工的程度等),不是隨時都能接收新手。

所以我覺得運氣也是很重要因素之一,因為有時候需要急徵時就願意接收半熟的,但有時候編制已經全滿就不會收。但無論如何加強能力跟建立名聲是基本第一關。

準備可提供 source code 的私人 project

在學校的時候,常常聽到一些學歷、證照很重要之類的說法,然而 我一直覺得程式方面的工作,真正重要的不是學歷也不是證照,而是實現成果的能力 。高職的時候我們學校有要求考「軟體設計丙級證照」,實在讓我大開眼界,也對勞委會證照制度完全灰心 ── 居然有人靠著背題庫程式碼通過檢定,而且還不少!(上機考的題目是固定的,只是看抽到哪一題而已)

有些人還是堅持學歷、證照很重要,因為很多公司會看。我相信有這樣的公司,但對我來說,看人時注重學歷證照甚於實現能力的公司,要我進去我反而很擔心啊。

如何證明你有實現成果的能力?大規模的公司可能會有上機考,但不能期待中小企業都這麼做。所以就要從另一方面出擊:準備自己的作品集。

最理想的是不但在線上營運、有真實的使用者、而且可以看 code,方便讓公司了解你的程度。

關於工作

把自己丟到好環境

這點我在之前的演講 Better and Better 也有提到。

每個人在不同階段有自己的考量,但往好的環境靠,通常都能幫你一把。反之,如果身在不利於你的目標的環境,那就會事倍功半。

舉例來說,我換到 T客邦 以後,學習成長的速度遠遠超過以前自學、也超越我前一份工作在職時。實際上這也是我想換工作的原因之一:前公司的重心轉往手機 APP,然而現階段我想摸熟 Rails,因此想要找適合我的目標的環境。

如果你也想找有助於熟悉某一門程式技術的工作,這幾點很有幫助:

  • 規模夠大、有一點責任壓力
  • 有良好的 infrastructure 跟 code (可以一邊維護一邊參考)
  • 有前輩帶

推薦的書

關於職涯方面,我覺得下面這幾本書不錯,而且我自己都有買。

T客邦長期徵才中

最後就是要幫公司打廣告了,T客邦有在應徵 Rails 程式設計師

以員工的角度來說,我認為這份工作最大的優點是:

  • 有前人留下來的良好基礎

    前面說過,我認為有良好的 infrastructure 跟 code 很有幫助,除了可以讓你免於一接手就常常救火,也可以藉此了解一些原本能力未及的東西。

  • 這裡的管理方式偏向「僕人式管理」

    讓工程師可以在無雜事煩惱的狀況下發揮。但相對的,跟僕人式管理搭配最有效果的是「Client 型員工」:自動自發學習、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、很自主、有想法(可以為了好的結果而反對上頭意見),希望 PM 排除雜事問題,好讓他們專注在工作上的員工。

    註:我不知道台灣習慣用什麼稱呼這種員工,「Client 型」應該是日本的講法。在 奮鬥吧 SE 4 看到的…

    因此管理還蠻開明的,只要上下班有準時打卡、工作有做完,其他事情不太會管。

    例如想實行現在最夯的「站著工作」?沒問題

    standup_office.jpg

    上班聽耳機、看 Facebook、看 YouTube 等也沒都問題(這些行為本身沒問題,但不能影響進度)。

  • 上班打卡制,下班還是打卡制

    對過去是完全彈性上班的人來說(我就是…)可能覺得要打卡很討厭,但我認為這已經算不錯的,至少不是「上班打卡制、下班責任制」。而且專案時程都抓得算合理,我到現在還沒有因為趕進度被迫晚上加班之類的,真的需要加班的話也可以補休。

來吧來吧~